星期日, 5月 12, 2019

書法家的故事:書到今生讀已遲


書法家的故事:書到今生讀已遲



   每一幅流傳千古的書法,文字内容的藝術蘊含能夠為世人稱頌,當然在于書法家的天賦才能加上勤奮努力,而這些不朽的作品,必定包含了與人事地物有關的許多典故,或許饒富趣味,也或許悲壯凄慘,窮迫難過,怡情敘事,寫景抒懷歷歷種種,都有令後人彌足憧憬的故事傳頌在人間。

   今天是母親節,這是個孩兒們,特別應該表現孝順的日子。講到孝順,在廿四孝裏記載的一位孝順的書法家,宋朝人黃庭堅,號山谷。其中的故事是說,他伺候父母,親自洗滌父母的便盆,當時當然還沒有發明抽水馬桶,黃庭堅要親自洗滌,料必他堅持不假手家裏雇的傭人。言外之意,就是即使他在一個小康的家庭,年輕的他,也願意放下尊貴的光環,做這個一般人,不想做的,要掩目塞鼻的垃圾事。

   這是我有點眼紅挑剔的猜測,毫無考據就判斷他家有錢。但是有趣的故事就在黃庭堅廿六歲那年。當時的他,已經考取進士,朝廷委任他在地方上做官了。

   有一天,黃庭堅做了一個夢。走出他的大門,到了一戶人家前面。門口有一位老婆婆,站在擺著一碗芹菜麵的桌子前面。老婆婆手上拿著香,喊著一個人的名字說:回來吃麵了!黃庭堅在夢中,不自覺的端起來碗麵就吃,吃完後就徑自走回自己的衙府去了。他醒來之後,對夢中種種,歷歷在目,而口中居然還留有芹菜的香味,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直好奇回想,之後,黃庭堅循著夢中所記憶的路走去,到了就像是夢裏的人家門前。鼓起勇氣,爲了滿足好奇而敲門,出來應門的卻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黃庭堅於是説了他夢到老婆婆而且吃麵之的事。老婆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她生前最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每年在這一天,我都會供一碗芹菜麵,喊她回來吃。黃庭堅當時感動深思,問她女兒去世多久了,婆婆說:二十六年了。他心想,剛好自己今年正是二十六歲。就跟婆婆聊起她女兒在世時的事情
老婆婆說,她女兒在世時喜歡讀書,平常喫素,非常孝順,不幸在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前告訴老婆婆,一定會回來看她的。婆婆指著屋中一個木櫃說,她女兒生平所看的書,全都鎖在裡面,只是老婆婆不記得鑰匙放到哪裡去了,所以到今天,始終一直無法打開。
有趣也奇怪的是,黃庭堅忽然覺得自己知道鑰匙在哪裏,立刻就幫老婆婆找到,而把木櫃子打開了!在裡面發現了許多書籍文稿。黃庭堅一看,大吃一驚,原來他每次參加考試所讀寫的文章,竟然全在這些文稿中。
黃庭堅了然于心,他認爲自己的前世,就是這個已故的女孩子,而老婆婆就是他前世的母親!於是將婆婆接囘家裏,奉養至終老,他自己後來也吃素習禪。
清朝人袁枚,在聽到這個流傳的故事後,嘆息說道: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一個大師學家的出現,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事。而傳誦千古的作品,往往是經過轉世的反覆醞釀而成就的! 
説來很玄,古人夢的記載,無從可考。這故事即使姑且相信,但是黃庭堅書法的成就,卻毋庸懷疑。書到今生讀已遲,倒是悲觀了點。有一首詩說:“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記載在古書的字詞文句,總是無從對證反駁。不像當今網路的普遍,公開的隻字片語,就能立刻引來正面歌頌,反面譏諷的效果。而古人書法家的字跡筆法,也絕對無法討教攀談,衹能奉爲寳帖收藏臨習。反觀當代的書家,有勝於古人的功力,絕非不可能。但也因爲資訊傳播的迅速普遍,各方不一的專家的正反評論,傳奇的故事反而引人不予置評的一笑,而自然作品跟著時代,不流行,無人評論,隨時就下架了。
腦中知道這些流傳的故事,就當作是一種寫字之餘,生活上的消遣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