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4, 2012

生氣的好處


生氣的好處



     生氣的好處當然有!
      來!先哼口氣,再往下看。

     絕不說那些因為生氣而殺人放火的蠢事,好處無法一一列舉,姑且略過淺而易懂的前面七十七條,先了解七十八項:正義的笑容。

     有時候哭跟笑的表情很難分別,因為都是咧著嘴,嗯嗯啊啊的,格格嘎嘎的,哇哇哈哈的。而劈哩趴啦的呢?倒是沒有;站不直,坐不穩。臉是花的,眼睛眨呀眨,可笑的是,有的還趴在地上床上,手跟腳沒有節奏地又踢又拍。是哭是笑,話都說了一半就停止,不清楚,絲毫沒有重點。

     生氣就不一樣。生氣的表情是專注的,不是嗎?一點都不癟!

     生氣的時候,說話一定鏗鏘有力,清楚明白,嚴肅剛直。字句簡短,一個字,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答對了!五個燈!  字字震懾人心。生氣的人,腰桿直挺,面色鄭重,雙眼犀利明亮。頭上有頭髮,絲絲分明;沒有頭髮,油亮清晰。手指如果沒有聳立伸出,必定是正確的握拳,讓人覺得正直義氣,絕對不是一個大花臉窮眨眼的笑蛋,或是滿眼淚水汪汪的哭包,可以比過生起氣來的慷慨激昂,從容赴義!

     根據老莊的說法,生氣是可以練習的,而勤練之後,好處更多。

     理論先說。
     老祖宗發明生氣這兩個字,絕對是跨時代的明智。因為是,發生於無形,也消失於無形。而與同義的字:發氣,那是放屁。當然生氣的時候同時發氣,是有可能的。不過為了顯示生氣的正義,在發氣的同時,腰桿一定得挺直,臀部不可以朝後彎曲。發氣之後,如果還要繼續生氣,不可以收回小腹,面部表情要維持正義形象的一致。

     接著,是生氣動作的練習。根據科學統計,絕大多數人生氣的第一個動作,是拍桌子。
      拍打是有益身體活動的動作,這是生氣的另一項無庸置疑的好處。解釋老子的說法與方法便是,陰柔並濟:先取一盆代表柔的水,放在眼前,最好與桌面同高,水面與胸齊。放好了之後,開始運氣,雖然是陰陰培養生氣的情緒。然而臉上仍要顯有正義的表情。接著搓掌握拳,手心開始熱了之後,所有手指張開,兩掌平放在胸前,運氣!運氣!再運氣!如果發氣也要忍著!開始生氣!生氣!發氣一次!兩次!嚴肅!剛直!用力拍打水面!水波越高越達到效果!拍!拍!拍!

     生氣動作練習達到效果之後,更重要的下一部,是生氣時候的用語。

     坊間的普遍的理解,是用這個不雅的字,國音四聲。也許有些人會用(國音一聲)代替。這裡是討論生氣,不是聊書法,但不因為避免粗俗,生氣的時候,這個字,也唸四聲。

     四聲的字,響亮清楚,很遠都聽的到。聲音一出,不會讓對方誤解。高官達人,市井小民,都聽的懂。

     老子的說法,生氣的用語,必須配合乾脆的動作,才顯示出磅礡的儀態。因為原文複雜,所以在此簡化敘述這些幫助的動作:

     瞠目怒視四周之後,舉起右手,用拇指壓住食指,無名指,與小指。嚴肅而迅速的放在嘴唇之上,人中左右,輕蔑的呼一氣,再用不屑的正義怒火,慢慢將右手前推至胸前,同時雙眼緊盯用力壓的拇指,憤恨清脆的大聲吐出一字。

      引用老子的敘述:反複習之,必當收獲清鼻息之效,生氣活現,裨益良多。

     這些生氣的好處,用平常心了解,練習。一定對人生有通達的看法。因為敘述繁雜,如果記不住細節,下次快要生氣的時候,記得再來看一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