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吃 4 陳馭虹寫於2014年二月20日
入口的美味,是綜合視覺與氣味的感官刺激,齒間的摩擦,舌鼓的滑潤,順溜入口的快慰,下肚之後的飽足,醒腦的無限回味.每分食材,丁點香料,些許火候,造就的食物美感,是人間的快意,生活品味的香晶.
是,吃是一門學問.可是人生處處是學問,吃,是其中的一項.要把跟吃有關相連的部分來聊聊,還真不少.
我所知道故鄉耳熟能詳的,地名連上吃:基隆廟口天婦羅,桃源街牛肉麵,華西街蛇肉,西門町阿宗麵線,台北東區二一六巷粉圓,九份芋圓,金山鵝肉,深坑臭豆腐,淡水阿婆鐵蛋,永和豆漿,大溪豆干,石門活魚,新竹米粉,台中太陽餅,埔里紹興酒,西螺醬油,麻豆文旦,嘉義雞肉飯,台南擔仔麵,彰化肉圓,萬巒豬腳,高雄木瓜牛奶,岡山羊肉,屏東黑鮪魚,宜蘭鴨賞,花蓮麻糬,澎湖黑糖糕,馬祖魚麵,金門高粱….
美國: Kentucky Fried Chicken, Maine Lobster,
Idaho Potato, Alaska King Crabs, Louisiana Craw Fish, Washington Apple, Texas
Steak, Florida Citrus, Chicago Pizza, New England Clam Chowder, Gilroy Garlic,
Hawaii Barbeque, Philly Cheese Steak…
說起美國食物,我剛開始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有個喜歡調侃逗鬧的同事哈利,經常拿老中吃的東西開我的玩笑,剛開始我有些惱怒,可是一時想不出反制的話語,只是說哈利是我家以前養的公狗的名字,我如果想吃狗肉,最容易的就是吃掉哈利.
有一天,哈利卻很誠懇地邀請我去參加一個周末在山區的年度地方盛會,他說我報復的機會來了.我不存報復的想法,但是仍然對他的說法感到懷疑.
一身輕便,搭他的車,一路到了附近的鄉間,抬頭一看,大的橫幅寫著”Rocky
Mountain Oyster” (落磯山蠔).我當時心裡納悶,美國山裡,出產海裡的蠔?正若無其事地拿了盤子,想吃吃這山裡的蠔,那裏的人品頭論足看看我,一口咬定我是日本人,我也不以為意,揣著啤酒,端起那蠔,看看那外面裹著炸過的麵皮,一片如同蠔般,可是卻像是不大不小的薄肉,一口吃下去,哈利問我味道如何,我立刻學他咬下雞腳之後的口吻,點頭說:”Taste like chicken”
我正咬第二口的時候,哈利裝的很好奇的也嘗了一口,搖頭晃腦自言自語地說:”Chicken?怎麼會呢,這明明就是牛的蛋蛋哪?”
已經塞到嘴裡了,我不能吐,就勉強喔的一下子,全部吞了下去!
從此之後,遇到老美嘲笑老中的食物,我就好氣的反問:"你有聽過Rocky Mountain Oyster 嗎?”
吃的學問,不只是色香味,還得懂得名字,日文,英文,法文,義大利文,在在都有內容.決不是”好好吃”,”像雞肉”,就足以形容,或是想像出那個味道.
文化的不同,老中尤其愛能嚼的食物,比如海蜇皮,烏賊,牛筋,魚翅.而老美,尤其愛濃稠如奶油的食物,比如
Mash Potato, Ice Cream, Clam Chowder. 老中多半吃不慣生冷的食物,麵包裡加熱海鮮濃湯,一下子就能接受.老美吃不慣湯湯水水的紫菜蛋花湯,而大塊肉的牛肉麵,就很能接受.我很好奇,如果把火雞當片皮鴨來做,佛跳牆裡加奶油起司的文化交流,是啥味道?
好,決定了,下次碰到哈利,我就用披薩上面加皮蛋請他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