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05, 2014

看書法談洛神賦


看書法談洛神賦                   陳馭虹 寫於201415

生命的靈性,因為文字的智慧而啟發.文字所以感動人心,產生共鳴,是由於內容傳遞的訊息.一個故事,一件物品,一種感覺,不同的敘述,得到的心神體會,是多元而且長遠的.

然而,文字對女性的外型,身軀,眼眸,肌膚,衣裳,首飾,談吐,種種的描繪敘述,如同逼近直視美女,而不落於流俗情色,艷麗煽情.才子曹植的千古奇文洛神賦”(全文及譯文附後),內容著實動人心弦,很難再用文字比擬描繪.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一段:”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洛神賦”,是作者旅行途中,巧遇山中美麗仙女的故事.文字的背後潛藏著愛慕的深情,女神的挪步停移,讓作者胸懷激盪,思念難抑.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一篇幻想作品,但是,不用科學或是宗教來探討是否真有洛神,也不用考證來探究曹植愛慕的真實人物,他的纏綿情思.我用另外一個歷史的紀錄書法來談這個生動的文章.

書法使文字生精神.這個精神,用來表達洛神”,是從後漢以來,中國歷代君王,書家,從而嚮往的一個境界.

書法世界,在現代的網路上,可以看到許許多多歷代筆墨,我從中挑選有感覺的三篇來談,分別是宋元明三朝的作品.

第一幅,是宋朝的皇帝,宋徽宗的筆墨.然而這不是他獨到的瘦金體”,我個人認為是徽宗臨摹(可能是王獻之)的字.

不難看出,君王的文字氣勢並不逼人,而是如平常人般小心.像是期盼仙女的出現,燃燭焚香,靜心舔墨,小心揣摩.恭敬的等待洛神從字裡行間挪步踏出,回眸輕笑.

坐擁天下,風流瀟灑的皇帝宋徽宗,眼看人間美女,心向天上神女.,如果是臨摹,也是他的思古之情,但盼女神能因為皇上之身,下凡親臨.

   元朝的趙孟頫,用行楷寫了一遍洛神賦.這也是工整而瀟灑的書法文字.這個工整,我個人認為是趙孟頫的本質.綜關他的書法,除了對下職位,或是晚輩的草書略顯潦草之外,其他目前存在文字,碑帖,都是工整不苟.一筆一字,提筆收筆,聚精會神,全篇看來,深刻的功夫直觸心底.

   趙孟頫是文人書法家,看過他的歸去來辭”,我認為簡直就是他本人的心靈寫照,落筆極佳.話題轉到洛神賦,從書法文字筆畫的清楚,可以看出他是努力的發揮文人特質,把自己放在歷史紀錄者的地位.趙孟頫,他並不生在幻想的時代,自奉以書法傳世.我個人認為他生不逢時,在歷史上,趙孟頫的才華,難免有一種抑鬱惋惜之嘆.

 
   明朝的風流才子祝允明,揮灑的狂草,用現代的角度來看,狂狷難測,如風似雨,橫豎中帶著激情,筆墨裡豪邁畢露.祝允明書法的天分充分在字裡突顯,恣意狂妄的文人,在那個時代,似乎與風流同步.

   祝允明的字,工整是不能拿來比喻的.但看似雜亂的隨筆,依然不難顯出文質與書法技巧的運用,長撇深鉤,總是恰到好處.墨色濃淡,也出乎預期的合乎自然.

   洛神在祝允明的筆下,是他喝醉揮毫當中,翩然出現的仙女.洛神的身形,用曹植的文字,祝允明的墨筆,渾然出現,她的一顰一笑,已經從字墨裡深淺傳出.洛神會飛,會舞,婀娜多姿的型態,呼之欲出.
 

   最後,也許是主觀,”洛神賦的故事結局,是神是人,曹植心中情愫,也是情愁,化作神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之於人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也許惆悵的結局,更帶給人深遠的幻想.這是人間的神話,也是人間的情話.那種霧濛濛虛虛實實的感覺,古往今來,任何書法文字,永遠永遠,都不能為曹植的心境說話.


【原文】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璫.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捨,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譯文】

  黃初三年,我去京師朝拜天子,回來時渡過洛水.傳說洛水神靈的名字叫做宓妃.宋玉將楚王遇見神女的故事寫成《神女賦》,我就模仿他將這段經歷寫了下來,是這樣的:

  我從京城返回東方的封邑.翻過伊厥山,越過轘轅山,經過通谷,登上了景山.這時已經是夕陽西下,車馬都很疲乏了.於是在鋪滿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車,讓馬兒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我在樹林中安然悠閒地走著,放眼欣賞洛水美麗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緒飄到了遠方.猛一抬頭,看到一幅奇異景象: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於是忙拉住隨從問道:「你看到那個女子了嗎?她是誰啊?真是太美了!」隨從回答:「臣聽說洛水的神靈叫做宓妃,那麼,君王見到的莫非是她麼?她相貌如何?臣很想聽聽.

  我說:「她長得體態輕盈柔美象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象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象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無象薄雲輕輕掩住了明月,形象飄蕩不定如流風吹起了迴旋的雪花;遠遠望去,明亮潔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陽,靠近觀看,明麗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豐滿苗條恰到好處,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麗像是削成一樣,腰部苗條如一束纖細的白絹;脖頸細長,下顎美麗,白嫩的肌膚微微顯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濃密如雲的髮髻高高聳立,修長的細眉微微彎曲;在明亮的丹唇裡潔白的牙齒鮮明呈現;晶亮動人的眼眸顧盼多姿,兩隻美麗的酒窩兒隱現在臉頰;她姿態奇美,明艷高雅,儀容安靜,體態嫻淑;情態柔順寬和嫵媚,用語言難以形容;穿著奇特人間罕見,骨骼相貌象畫中的仙女;她披著鮮麗明淨的綾羅做的衣服,戴著雕刻華美的美玉做的耳環;黃金和翠玉做為配掛的首飾,點綴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麗的容顏;她踏著繡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面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面有桂枝遮蔽陰涼;她正捲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採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靈芝.

  我深深地愛慕上了她的賢淑和美麗,心情振蕩,悶悶不樂.苦於沒有好的媒人去傳達愛慕之情,就用脈脈含情的眼光表達我的愛意,希望真摯的情感能先於別人向她表達,於是解下腰間的玉珮贈與她,表示要與她相約.她真是太完美了,不僅懂得禮儀而且通曉詩歌,她舉起美玉與我應答,指著深深的潭水約定會面的日期.我心裡充滿真誠的依戀,惟恐美麗的神靈在欺騙;傳說曾經有兩位神女在漢水邊贈白玉給鄭交甫以定終身,卻背棄信言頃刻不見了,於是我惆悵猶豫將信將疑,收斂了滿心歡喜,鎮定情緒,告誡自己要嚴守男女之間的禮儀來約束控制自己.

  於是洛神受到了感動,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隱忽現忽明忽暗,聳起輕靈的身軀象仙鶴一樣欲飛還留.她徘徊於香氣濃郁的生滿椒蘭的小路上,流連在散發著幽幽花香的杜衡叢中,悵然長吟抒發長久的思慕,聲音悲哀淒厲持久不息.不久眾多的神靈呼朋喚友會聚過來,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戲,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採摘明珠,有的在岸邊拾取美麗的羽毛.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隨著,由水邊漫遊的漢水女神陪伴著,哀歎匏瓜星的孤零無匹,同情牽牛星的寂寞獨居.她舉起手臂用修長的衣袖遮蔽陽光揚首眺望,輕薄的上衣在陣陣清風中隨風飄動.她行動輕盈象飛鳥一樣,飄逸若神深不可測;在水波上細步行走,腳下生起濛濛水霧;行蹤不定,喜憂不明;進退難料,欲去還留,眼波柔情流動,目光神采飛揚,愛情的喜悅潤澤著美麗的面容;好像有許多話含在口中,氣息中散發著幽幽蘭香;她花容月貌羞澀柔美,深深地吸引著我而不知身在何處.

  這時風神將風停下,水神讓江波不再起伏,司陰陽神敲響了天鼓,女媧唱起了清亮的歌聲;文魚騰躍簇擁車乘,玉製鸞鈴叮咚作響;六條龍齊頭並進,載著雲車緩緩而行;鯨鯢爭相跳躍夾護車駕,水鳥穿梭飛翔慇勤護衛;於是洛神越過水中的島嶼,翻過南面的山崗,回轉白皙的頸項,用清秀美麗的眉目看著我,啟動朱唇,緩緩陳述無奈分離的大節綱常,痛恨人與神的境遇難同,苦怨青春愛情不遂人意,舉起羅袖擦拭眼淚,而淚水不禁滾滾而下沾濕了衣裳;傷心美好的聚會將永遠斷絕,哀怨從此別離會天各一方.沒有表示愛情的信物可以相贈,就將江南的名貴玉環送給我,「雖然隱居在天界,我會時常思念君王…… 」還沒說完,忽然行跡隱去,神光消遁,我悵然若失.

  於是我翻山越嶺,上下追蹤,尋找洛神遺留的足跡.洛神已去,情景猶在,四下尋找,平添惆悵.我盼望洛神的影蹤重新出現,於是駕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長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綿綿不絕,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難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滿衣裳,直到天光大亮.無奈,命令僕夫起駕,繼續我的歸程.我攬住韁繩舉起馬鞭,在原地盤桓,久久不能離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